第824章 来电铃声(2 / 4)

个忙牵线搭桥。至于和谢霆峰老师……”

他想了想,说道:

“是谈一些商业方面的事情。这个也不方便说,不过如果能合作成,到时候大家也会知道的。”

这时,刘墨墨注意到张一谋那边已经结束后,正在上车,于是对许鑫说道:

“张导那边结束了。”

许鑫往那边一瞧,刚好见到老头也正在看这边。

不过没过来的意思,而是招了招手,便直接往街边的商务车上走后,许鑫便明白了意思,主动说道:

“好啦,采访就到这里吧。张导中午才抵达,这会儿时差还颠倒着,这次就不帮你们牵线接受采访了。辛苦了,两位,赶紧上车回去吧,晚上怪危险的。”

没给俩人任何继续的机会,许鑫摆摆手,扭头对刘墨墨说道:

“姐,咱们走吧。”

“嗯……再见。”

刘墨墨礼貌对俩人挥了挥手,和许鑫一起朝着车子的方向走去。

“我上张导的车。”

“嗯,我自己开车走。”

“好。”

俩人说着,听到了后面的“许导再见,谢谢您”的话语后,许鑫回头冲俩人微微一笑,摆摆手,直接坐进了张一谋的车。

刚上车就听老头来了句:

“那俩是国内的记者?”

“不是,南加大的留学生。新闻专业的,来这碰碰运气,刚好堵住我了。”

许鑫解释了一句。

这会儿车里除了发行公司那边的司机以外,就是张沫、孟丹青。没啥外人,他便直接说道:

“我有点担心明天媒体的反馈……”

“……”

张一谋沉默了片刻。

看着前面的夜景,平静说道:

“没什么好担心的,接受与否,事在人为。”

“……”

本来许鑫还有一肚子话想说。

可听到这话后,在黑暗中看了一眼他那眼窝深陷的模样。

嘴唇微动……最后也沉默了下来。

也罢。

木已成舟,事已至此。

那就走着看吧……

……

“张沉溺于华丽的摄影和夸张的慢镜,强调每个华丽的枪伤引发的血喷。贝尔演了一个良心自我发现的机会主义者,但最终,他的救赎之路让人觉得只是对《辛德勒名单》的无力模仿。不过他的角色至少还有些层次,不像邪恶的日本军官或诱人的妓女。《金陵十三钗》里,张多半只是证实了被转化成视觉盛宴的悲剧的效果会被大大削弱——人类的苦难被拉低成了视觉上的小手腕。”

——《村声》,Tim Grierson

“张先生采用了一维的,充满爱国之心的方法揭露日军对南京的入侵和占领并非毫无理由和不合时宜。近来一些天朝电影显示出更加感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对侵华日军的妖魔化。《金陵十三钗》遭到了与几部同类经典影片的纵向比较,而横向上关于大屠杀的电影少之又少,只有路川的《南京南京》和纪录片《南京》可以参照。那些电影人跑来用观点武装电影,而张先生则撤回老电影的迷雾之中,拒绝占领高地。

——《纽约时报》,Mike Hale

“毫无疑问,张一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是部带有宣传企图的电影,片中天朝士兵全部英雄伟岸,日本入侵者全部卑劣可鄙。我们从前看过这类战争片,但难道观众仍未超越非黑即白的刻板道德?”

——Pasadena Art Beat,Jana J. Monji

……

11号上午。

机场。

许鑫在推特上搜索《金陵》时,看着一个又一个影评人、媒体给出的差评,脸上一片平静。

就像是昨天墨姐说的那样。

一定有人会把这部电影和《辛德勒名单》联系在一起。

也一定会有人觉得这段历史的不真实性。

明明都猜出来了。

可此时此刻看着这些差评,他发现自己还是有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哪怕这不是他拍的电影,可这些评论在此时此刻,还是让他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这些人,这些评论,这些文字,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变成了一个个脸上带着傲慢,穿着礼服,带着高帽,手持文明棍的洋人形象,指着“自己”的作品,叽叽喳喳的口水乱飞,喷出一坨又一坨带着傲慢与偏见的臭不可闻。

“……”

他手一划,直接把所有IPAD上面的程序全部退出,随手把电脑递给了苏萌。

接着便打算去厕所抽根烟后就登机。

可就在这时……

“许哥,有一封邮件。”

苏萌刚接过电脑,看到屏幕亮起来后,赶紧说道。

“……?”

许鑫一愣,又把IPAD接了过来。

一看发件人……

竟然是菲利普。

他点开了邮箱。

“许,这是第一版《电话铃声》的剧本。按照你的想法,我已经完成啦。你看一下,咱们在沟通。顺带问一下,你打算什么时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