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游园(1 / 2)

事与愿违,在赖尚荣做好一切准备,请好休沐,打算在众金钗面前一展才华之时。 救灾的封赏,却好巧不巧的下来。 抛开水泥不谈,光凭以工代赈的政策,就是个不小的功劳。 治水、救灾向来是朝廷大事,这次也没有人故意顶着。 赖尚荣连升两级,直接越过员外郎,升任郎中。 当然,由于掌司郎中还是秦业挂着,所以他这个郎中前面有个补授,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体制下的‘代’。 刚刚升任郎中之职,也不好立即请假,好在王夫人打定主意要沾他的光,故而拖延了六七天。 万幸今年入冬的雪,来得比往年迟了一些,十一月中旬,竟还未降的下来。 否则雪天路滑,贾母未必会同意黛玉等人冒雪同行。 李纨因许久未曾见到赖尚荣,心中难耐,得知他要游园题匾,便借着带贾兰见识的借口,也跟着一道同行。 因知道赖尚荣与贾珍的不睦,所以并未请贾珍到场,贾母叮嘱贾琏随行,这无疑打乱了王熙凤随行的计划,她不想与贾琏碰头,于是便临时装病。 赖尚荣在荣庆堂接了众人,香菱借机将人参养荣丸送上,才一齐赶往大观园。 正门需要等到元春省亲才好大开,带着贾琏、宝玉、贾兰及一众金钗由角门进园。 游园大致也是顺着原书十七回的路线来过一边,题好的匾额还要等元春最终确认,所以只是记录。 赖尚荣只在游园的过程中耍了一些心机,每到一处,总会说起这院子与谁的气质相符。 潜意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以后等到元春吩咐众人入住大观园,她们不免会想起今日赖尚荣所言。 只要与自己选择的住处对应,总会有种难言的感觉,这才是赖尚荣特意请她们同行的原因。 既然对李纨有过承诺,要视贾兰如子,当然免不了再考校几句。 贾兰也确实争气,虽无什么惊艳的对答,倒也应对有度,中规中矩,他小小年纪有如此表现,已经让一众金钗惊叹不已。 李纨看向他的眼神,更是恨不能滴出水来。 不过她要避嫌,不好往前凑,只能默默跟在后头,不似探春可以光明正大的询问。 “赖大哥!你是怎么想到以工代赈这个法子的?” 探春熟读邸报,对于朝廷大事也算了熟于胸,以往她受制于女儿家身份,只能局限于看看邸报,暗暗在心中忖度,若是自己如何处置云云。 这回却有机会接触到政令制定之人,自然要好生探讨一番。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辈读书人!” 赖尚荣做足了悲天悯人的姿态,叹道:“以往赈灾只一昧施粥放粮,却不知此法弊病繁多,大批量的运送钱粮人吃马嚼,途中的损耗颇大不说,更容易滋生贪腐。 且发放的米粮,不乏冒领、重复领取等现象,而以工代赈虽然灾民需要干活,但却可以凭借劳动养活自己及家人,那些本就不缺粮食的没有冒领的途径。” 探春沉思片刻道:“历朝历代名臣无数,为何尽无人想到这个法子?” 赖尚荣哈哈一笑,云澹风轻道:“未必就没有人想到,只是他们即便想到,实施起来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效果。” “这是为何?” “修筑堤坝需要的人员终归有限,且朝廷雇佣的人手越多,运送的钱粮也越多,损耗及贪腐等弊病必然丛生,而这回借着水泥厂需要大批劳力,民间商贾分摊了大部分压力。虽说购入水泥,需要花费不少银钱,但修筑堤坝本就要耗费钱粮,赈灾又省去了一笔,真的算下来其实朝廷还省了不少银子!” “没想到赖大哥不止生财有道,对于经济之道竟也有如此造诣!听哥哥说,赖大哥这回连升两级,竟做到了掌司郎中?” 宝钗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趋步向前与探春一左一右拱卫赖尚荣。 “功名于我如浮云,钱财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升不升官都是其次,只要能多救一个百姓也是好的!” 赖尚荣做足了姿态,贾琏也随声附和。 “那水泥的营生,赖兄弟若是拿来赚钱,只怕赚下一座金山都是少的!” 说话间,众人来到稻香村,赖尚荣装模作样环顾四周,将背得滚瓜烂熟的匾额和对联吟出,又照例考校了贾兰一回。 看着前头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的赖尚荣,宝玉只觉得十分的憋屈。 他为这次游园做了许多准备,但每每到了一处,刚升起一个念头,赖尚荣就抢先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有心酸上两句,可那题额、对联十分应景,又与心中所想并无差别,一时间竟也挑不出毛病,只能闷闷不乐跟在后头。 只是看着前面大出风头的赖尚荣,心中的不忿也愈发强烈。 直到挽着黛玉的香菱,一脸崇拜的看着赖尚荣,叹道:“我瞧着这满园的景色,也有一肚子的念头,偏偏想要开口,却又词穷。大爷这一路过来,竟每每看上一眼,就能吟出应景的词句,真真让人听得入迷!” 黛玉笑道:“你家大爷,自然都是好的!” 这话本是她取笑香菱,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听在宝玉耳中又是另一番光景。 只当黛玉也如宝钗、探春一般,对赖尚荣高看一眼,只觉得胸中一阵窒息,他向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众人瞩目,何曾经历过这种冷落? 到底是小孩子心性,这会子只想着要争风头,可又每每慢了一拍。 于是心一横,使出惯用的伎俩,从怀中将玉掏了出来。 嚷嚷道:“什么破东西,还说‘通灵’不‘通灵’呢!尽叫人占了先,我砸了你倒好!” 喊着,就将手中通灵宝玉,往地上狠狠的一掷。 这砸玉吸引注意力的办法,他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