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置右候卫那帮骄兵悍将的问题上,大家都看得出,皇帝有意高抬贵手。
也是,除了秦王杨铭的那封奏报之外,京师御史台,也有奏报,说是舆论一边倒的认为,是许国公宇文述残害功臣,希望皇帝惩治宇文士及,并且给贺若弼加谥号。
朝会上,御史大夫张衡道:
“秦王也一直在压,近来有不少老臣旧臣,都去了秦王府哭闹,秦王也很无奈。”
紫微宫的乾阳殿,极为恢弘,可容纳官员数百人之多。
乾阳殿的阳,与杨同音,所以历史上唐朝改成了乾元殿。
朝会自从由这里举行之后,参加朝会的所有大臣从站着,变成了坐着,而且每人身前,还置有一张短几,用以摆放卷桉。
“秦王还是太仁义啊,像这类闹事的官员,应鞭打驱散,带头闹事者更应重判,以儆效尤,”来护儿说道。
杨广点了点头:“荣国公之言,甚合朕意,立即给秦王下诏,令其整治京师舆论,再有谣传许国公者,判死。”
宇文述心中大定,昨天在大业殿的小会议,差点吓出他心脏病,谁知道今天朝会上,这事情还没完呢?
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在造谣中伤?你们没脑子吗?我能陷害的了贺若弼?
皇帝的话,基本上是盖棺定论了,那么控制京师舆论的事情,肯定得刑部和大理寺来做,你不能让秦王去殴打官员,去抓官员,你得维护人家的形象。
这就叫好事人家上,坏事你们干。
刑部尚书宇文弼、大理寺卿郑善果两人,会合计出一个方案,递往京师,由他们这两个部门动手压制。
接下来,蔡王杨智积道:
“那么右候卫又该谁来接手呢?郑元寿、韦保峦资格不够,恐不能胜任。”
“别说是胜任大将军了,”左武卫郭衍道:“眼下右候卫王岳一死,其他人都不办,那么他们俩注定连将军都坐不稳,又逞论大将军呢?”
“还是吃亏在没有军功啊,”苏威说道:“眼下于京师,也就是秦王可以接管右候卫而不生乱,郑、韦二人,最好还是暂时挪个地方。”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苏威的顾虑无疑是对的,郑、韦二人一直都是被架空的,在右候卫毫无分量可言,人家那里面的将领也比较排斥他们这俩没有军功,只靠家世的。
所以杨铭想要顺利接管,必须先把这俩货弄出去,换成杨铭认为合适的人,这样才可以在右候卫展开清理工作,逐步将一些刺头剔除出去。
右候卫,贺若弼经营二十多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磨灭掉人家的影响力,那里的每一个士卒,都将贺若弼视若天神,这种思想上的崇拜,很难改变。
杨广心里也明白,越是这种事情,越是要谨慎对待,而杨铭无疑在处理王岳的事情上,收获了人心,而且似乎是在有意营造他是接手右候卫的不二人选。
知子莫若父,连苏威都能看出杨铭有意接管,难道杨广这个亲爹看不出来吗?
接下来的讨论,关于大将军一职,几乎没有任何异议,杨暕也不好反对,因为老三有军功,他没有。
那么郑、韦腾出来的两个将军,又该谁来接任,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重点。
一派以苏威为首,认为应该交给秦王自己任命,毕竟杨铭现在是京师守备,有总领军府之权,剩下一派就比较乱了,都是举荐自己心目当中的人选。
最后,杨广盖棺定论,两个将军,交给杨铭自行任命。
.......
高颎低头,贺若被杀,京师已经没有杨广的心病,所以他打算南巡江都了。
但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封信送往大兴,要求秦王杨铭,派人将陈叔宝的妻子长城公夫人沉婺华,护送至洛阳,杨广要带着这位未亡人,一起下江南。
没有人会认为,杨广对一个半老徐娘产生那种想法,因为杨广自从去了洛阳之后,后宫又一次得到扩充,根本不缺女人,所以怎么可能对一个将近五十岁的女人产生念头呢?
但杨广给儿子的信中,并没有说明理由,但是陈淑仪猜了一个大概。
“唉......耀武扬威啊......”陈淑仪看完信之后,感叹道:“阿爷若还在世,只怕还会带上阿爷。”
杨铭完全认同,应该就是这样了,沉婺华做为旧陈皇后,被杨广带着一起,巡游旧陈故地,肯定是有点显摆的意思。
你看,这里曾经是你的天下,但现在,都是朕的。
你再看,你们当年是什么模样,而现在的江南又是什么模样?朕做的,远胜陈叔宝。
杨茵绛在一旁道:“听说那两位夫人,也时常在父皇面前,帮说贵母的好话,想来也有这一部分原因。”
陈淑仪点头道:“陈霖陈婤都是阿娘的庶女,自然会帮着阿娘说话,而且阿娘是虔诚的佛家信徒,与天台宗渊缘颇深,陛下又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