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大量的人不交,大伙就一起不交。
“叭”锦衣卫将他的税单贴在大门里侧:“这是你的交税证明,以后掌柜为朝廷纳税,百官们的俸禄都有掌柜一分力,许掌柜,你以后可以见官不跪,上堂不跪。”
“啊。”许掌柜瞪着眼睛,一脸不可思议:“还能见官不跪?上堂不跪?”
其实两宋的时候,百姓就见官不跪,上堂也不用跪,这都是从明朝开始流行跪的,现在百姓听到上堂和见官可以不跪,都十分震惊。
此时锦衣卫指着贴在他门上的税单:“许掌柜为大明做了贡献,陛下说了,可以见官不跪,上堂不跪。”
说罢,扬长而去。
户部两官员,苦笑,将此人要交的税银登记好后,也转身而去。
与此同时,京城到处,各种商铺,茶楼,洒楼都在确税。
交税分两种,一种是锦衣卫上门收,确税多少就收多少。
另一种是自己上交到户部承运库,可以减免辛苦路费,少交一点。
基本上距离承运库比较近的,或不是太远的,都会要求自己送。
只有距离承运库实在太远的,要求锦衣卫上门收。
每个商铺大门后面都会贴上税单,初贴为纸质,后面陆续换为铁皮制,凡贴了税单,证明交了税,可以见官不跪,上堂不跪。
大明商人的腰杠顿时硬了起来,大伙原本对交税很抵触,但是皇帝这么一搞,大伙都乐意交税了,有些不用交税的,现在都抢着交税,怎么了,朝廷看不起我?
三天后,常昆带着另三个人还在街上商铺里干这事,刚走出一个商铺,就被一个老百姓给堵了。
这老百姓身后放着一个扁担,扁担两头是两捆柴。
“几位官爷,草民要交税啊。”老汉拦住常昆他们四个人道。
“。。”四人面面相觑。
常昆嘴角微抽:“特娘的,你凑啥热闹,啥时轮到你交税了?”
“老汉在京师卖柴卖了二十年了,只要不下雨,都会来卖,一天最多的时候卖了三担。”
“。。”常昆又好气又好笑,你这点柴才能卖多少钱?
“朝廷有规定,一定要是有商铺的。”常昆向他解释道:“你没商铺不算。”
“啊,还要商铺?老汉想交税,还得买个商铺?”
“对,你买个商铺就行。”户部一官员板着脸道。
此时朱高煦全面在大明开征商税,京师带头,所有在京师的商铺,不管后台是谁,都要按核交税。
——
五月初二,春暖花开,朱高煦再次微服出宫,来到武定桥的富乐院。
富乐院是老朱开的第一家红楼,也是大明官办第一家。
从洪武开到现在,老实说装修已经有点落后陈旧,但在朱高煦进京前,这边生意最好。
为什么好呢?
因为洪武和建文,包括永乐时,抄家的官宦和勋贵家属里,有很多是往这里送的。
百姓们想着平时高高在上的贵妇人们,现在可以变成自己的玩物,当然趋之若鹜。
不过朱高煦登基后,永乐时被抄家发配教坊司的,统统放了回去。
现在富乐院的生意,又差了许多。
但今天富乐院在办一件大事。
公开拍售大明红楼营业执照。
按朱高煦规定,大明的京师,以后只能有十家红楼,全部归由民营。
各省三司所在省府,可以拥有不超过七家的红楼。
州府不超过五家。
县不超过三家。
镇乡以下级,可以有一家。
京师原本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红楼,其中官办的为一院十六楼,民办更是达三十多家,加起来超过五十家。
现在突然压缩到十家,且全部民办,消息传出,全国各地的商人都震惊了。
朱高煦为了拍卖会引起轰动,从今年初就开始放风,消息连云南都早知道了。
所以这些天拍卖会将至,连外地商人都纷纷前来京师。
一大早,他来到富乐院时,锦衣卫指挥使毛信和徐景昌过来接驾,徐景昌告诉他,今天的商人来的太多,估计有两百多人,全国各地都有。
陛下前期的-——宣传工作做的真是好。
这不废话,朱高煦洋洋得意,古代通迅不利,所以他早早的开始宣传,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
因为人多,富乐院原本的大厅都有点不够站,朱高煦到现场看了看后,干脆让拍卖会放到院子里,大厅和院子里都能站人,这样才勉强够站。
大概巳时时,徐景昌来到中间的一张桌子前,他身后是富乐院大厅,里面已经站满了人,身前是富乐院院子,同样站满了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