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考古的都以为自己挖错了坟(1 / 3)

“回禀陛下,此物初始确实如烂泥一般,但是过几个时辰之后,就会变得如同石块一般坚硬。”

李世民闻言大为惊叹:“当真?”

“小人不敢欺君。”百骑司密探跪拜道。

“想来这又是那位逍遥子传下来的。”李世民拳头紧了紧:“还没有查到逍遥子的蛛丝马迹吗?”

“小人无能。”

李世民狠狠锤了一下桌案:“哼,朕不要听你们这些屁话,在朕的耐心消磨完之前,你们最好找到逍遥子,否则.......”

“诺。”百骑司密探暗暗叫苦,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领命。

李世民让太监把那坨水泥放到一边,自己则是继续处理奏章,不知不觉已经是夕阳西下。

伸了个懒腰,李世民从椅子上起身:“这云县男改进的胡凳,的确好用,每日批改奏章再也不用曲着腿了。”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禀陛下,已经是酉时了。”太监小心翼翼的回答。

李世民点点头,感觉肚子有些饿了,正要传膳,忽然想起了什么,走到之前摆放水泥的地方。

俯下身子一看,李世民就呆住了,那团软趴趴的水泥果然凝结成了一块灰扑扑的物体,看起来有点像是砖,拿起来敲了敲,声音有些闷。

更加让李世民惊讶的是,他尝试用手掰了一下,除了弄下来一些碎渣外,并没有掰断。

索性,李世民将手里的水泥块往地上摔去。

砰的一声,砖块落在太极殿中,引发的回响让外面把守的金吾卫吓了一跳,纷纷冲了进来。

“退下。”李世民挥退了金吾卫,蹲下身子将水泥块捡了起来,只有细小的碎块,但整体并没有碎裂的迹象。

“此物竟如此坚固。”李世民惊叹不已。

“去,把杜如晦、房玄龄、程咬金、李靖都给朕叫来。”

“诺。”

没多久,一众文臣武将匆匆赶来,李世民让太监把水泥块端着在他们面前走了一圈。

“此物,若是用于建造城墙,诸位爱卿觉得是否可行?”

程咬金跟李靖等一众武将把水泥块拿起来看了又看。

“硬度倒是够,就是不知此物是否经得住风霜雨雪日晒。”

杜如晦跟房玄龄等一众文臣也凑上前观摩。

“却不知此物造价几何。”

武将们关心的是这玩意耐不耐用,结不结实,毕竟城墙的坚固程度最终决定的是将士们的生死,自然马虎不得。

而文臣们在意的却是造价,其实大多数城墙还都是用泥土夯实的,不是没有更好的工艺,用青砖垒砌,糯米熬汁涂缝拼接,这样的城墙可以历经数百年不腐,但是造价太过高昂,大唐总共也没有几座这样的城市。

面对众人的疑问,李世民也没法回答,只能装出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

“你们可知,此物乃是谁弄出来的?”

杜如晦跟房玄龄对视一眼。

“难道是将作监研究出来的?”

李世民摇头。

程咬金哈哈大笑:“我看呐,这普天之下,能弄出这些稀奇古怪玩意的,也就只有秦县男跟云县男了吧。”

“还是程爱卿了解他们。”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听闻秦县男跟云县男新弄了个水泥作坊,诸位爱卿不妨与我一同探了个究竟,如何?”

众人自然不会拒绝,何况他们也很想知道,这水泥究竟能否运用到建造城墙上。

于是,李世民带着一众文臣武将,换上便装前往长安县。

与此同时,秦浩跟云烨也正在水泥作坊里进行实验。

他们都没有水泥的具体配方,只是知道大概的原料跟制作方法,需要经过一次次实验,找出最合适的原料比例跟制作工艺。

这一点也让许多庄户不理解,这两位爵爷从一开始弄出水泥时,他们还以为是小孩子弄泥巴玩呢,心想这两位爵爷怎么还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一直到第一批水泥凝固之后,这些庄户才明白,两位爵爷弄出了不得了的东西。

不过,既然东西都弄出来了,有必要这么吹毛求疵吗?能用不就行了?

就在秦浩跟云烨沉浸于不断改进配方时,李世民带着人来了。

当初秦浩跟云烨在左武卫救治了不少伤员,其中有些到了年纪可以退下来,又因多年战乱没了家的士兵,就投奔了秦浩跟云烨,这些士兵不认识李世民,可他们认识程咬金啊,赶紧行礼。

“这些都是你左武卫的士卒吧?”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程咬金。

程咬金憨笑道:“都是到了年纪的,也没个着落,我想着这俩小子心地不坏,待人也不错,打了这么多年仗,给他们找个好归宿,也算是我这个老帅尽些绵薄之力了。”

李世民闻言便没再说什么,他当然知道程咬金这么干是有私心的,不过程咬金说得也没错,这些士卒为大唐征战多年,如果不能让他们安享晚年,那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失责,可惜大唐百废待兴,府库里拿不出那么多银钱赏赐给这些士卒,秦浩跟云烨接收这些人,也算是在帮他擦屁股。

而且,李世民最喜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