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梁祝》再奏如泣如诉(1 / 3)

大礼堂舞台的幕布已经拉上。

主持人站在幕布前讲串场词,而幕布后面,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的布置舞台。

今晚校庆晚会的每个表演节目都是根据需求安排好的。

主持人的串场词要讲多少句,也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因为串场词就是用来创造时间,来布置舞台。

交响乐相关的节目,所需要的准备时间是最久的。

因为有一百多件乐器需要安排,其中最难搞的就是钢琴。

钢琴的搬运要求很高,任何的撞击都有可能导致钢琴音阶失准,所以搬运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东音毕竟是国内顶级音乐学府,在搬运、调校乐器方面,自然是专业的。

主持人的串场词已经讲到最后两句。

负责现场指挥的老师,打着手势,示意交响乐团加快速度。

等说完原本设计好的最后一句串场词之后,主持人侧头看了舞台一角的老师。

老师打了个手势,示意交响乐团还没有准备好。

主持人保持着微笑,临场发挥,继续接话。

即便一开始设计好了串场词,但有时候时间对得不准,这個时候就需要主持人的发挥了。

这也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功,在任何情况下,只要需要就要把串场词接下去。..

“这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自民间传说,如泣如诉、婉约缠绵的曲调,总能让人沉醉在那优美的旋律里……”

主持人自由发挥,讲了一段关于《梁祝》的背景,等到老师打手势示意交响乐团准备好了。

他才将最后一句串场词说出来:“现在就让我们来聆听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说完这句,他转身走向舞台一侧。

幕布也随着他的脚步,从中间想两边分开。

幕布拉开,露出了后面的东音第一交响乐团。

一百多位交响乐团的乐手,已经就位。

两组小提琴,两组中提琴,还有大提琴,大号、小号、长笛,都是东音第一交响乐团的顶配。

不过,还有几个位置的首席乐手还没有上场。

这几位首席,基本都是东音的教授。

还有陆湘儿这位小提琴首席,以及负责弹钢琴的方醒。

幕布拉开之后,各组乐器的首席才从舞台一侧上场,来到他们的位置上,拿起乐器做好准备。

方醒、陆湘儿和指挥何兆林一起上场。

方醒坐到钢琴前,略微调整了一下凳子的距离。

何兆林站到指挥台上,拿起指挥棒,伸手将乐谱夹正。

陆湘儿则是站到指挥台旁边,和何兆林交换一个眼神,表示已经准备好。

何兆林点了点头,陆湘儿便将小提琴架到肩膀上,准备就绪。

交响乐团全部就位。

大礼堂里有上千名学生,但整个大礼堂却安静得落针可闻。

这种情况很少见。

通常这种校庆晚会的观众,都是从大一、大二里抓学生过来看。

晚会演出通常会有点无聊,所以大礼堂多少都会有点吵闹。

可是,《梁祝》这个节目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能坐在这里的学生,每一个都是通过艺考脱颖而出,而且文化课成绩也要很好才行。

能考进东音的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水平都不会太差。

越是专业的人,就越明白《梁祝》代表着什么。

即便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开口说话,也会被旁边的同学制止。

今晚的《梁祝》,是花钱都看不到的现场演奏。

对音乐有向往的学生,清楚其中的意义,都带着虔诚的心态安静的聆听。

……

舞台上。

何兆林高高举起指挥棒,向下一划,

首先是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声音响起,第一段是弱奏,微弱的琴声缓缓传出,如同大地般沉稳厚重。

紧接着,竖琴轻轻拨弄,弹拨出由中到高的五个音阶,琴声由沉稳厚重,走向清脆高远,仿佛要将听众的思绪从大地带向天空。

悠扬的琴声从舞台上传出,通过舞台的特殊扩音设计,在大礼堂上方回荡。

现场很多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微微张嘴,赞叹这美妙的琴声,同时也是本能的想要听得更真切一些。

虽然人的听觉靠的是耳朵,但张开嘴的时候,可以让耳蜗听的声音更清晰,更响亮。

因此,人在专注听一个声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张开嘴。

曲子继续演奏,突然,一阵清脆活泼的笛声传出,就像是天空突然传来了鸟儿的啼鸣。

这是长笛的高音区演奏。

而长笛组的首席,